315热度未减,食品造假频发
315虽已结束,但热度依旧。近期诸多商品被曝光,如13款酱油12款含镉、总砷,华莱士有过期肉问题,酸奶被检测出6种“化学糖水”。食品安全问题频发,令人防不胜防。
5种造假水果大揭秘
藏乌梨:多在景区售卖,价格高达10-30元一个。商家宣称其为“高原特有品种”,实则普通砀山梨或雪花梨经高温氧化变黑,成本低却卖高价。金西梅:景区常见,颜色鲜艳,实则人工合成蜜饯,含多种添加剂,长期食用伤肝肾。乌梅:多为普通葡萄浸泡焦糖色素而成,染色水果口感酸涩,可能残留有害物质。阳光玫瑰葡萄:国内部分商家将国产葡萄冒充进口高价售卖。假进口水果:国产水果贴假标签冒充进口,成本低利润高。
结语
食品安全无小事,监管需加强。消费者要擦亮双眼,避免购买到“造假水果”,守护自身健康。
互动话题
你买过这些“造假水果”吗?欢迎留言分享经历,帮助更多人避坑!
转载请注明来自中新资讯网,本文标题:《继酸奶酱油后水果也塌了!5种“造假水果”你中招过吗?》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